有人甚至將李玦的小像綉在帕子上,再在邊上綉上他的詩句,收在身邊做珍藏。
李玦更是有一個憐憫弱小的美名,別人家的公子做善事,多是開粥蓬、捐銀錢給惠民署,再不行就打賞乞兒。
可這些方法的過程都太短了,也就是說這些做善事的法子完成要麼是下人代勞,要麼就是一下子的事兒,銀子給了就完了,而且這些招數用的人多了,沒有新意,不利於傳揚出去!
於是,李玦在做善事這個領域開闢了一條新路......幫忙幹活!
城門口有馬市、牛市,他去幫着人家給牛馬治傷甚至接生,他根本就不會幹這些活兒,而且從心底里嫌棄,又怎麼能幹得好呢?
他每次幹活多少都會讓那些牛馬出點意外,再用銀子補償那些主人,然後自己弄一身臟污、血跡,從城門口不坐馬車,走回端侯府。
這麼一折騰,誰家不知道李玦親力親為地做善事去了?
而那些牛馬的主人,得了補償銀子,心裡的怨氣也就散了,還得體恤李玦這麼一個出身高貴的讀書人能來做這些事都不容易了。
說到底,從前李玦用的這些法子,都很投機取巧,可到底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平易近人又有志向的人,可現在呢,一成婚反倒沒主意了?
都說夏庸是順着楚氏的裙帶往上爬的,這李玦難不成也要效法自己的岳父,順着夏明月的裙帶往上爬?
可是這也不對啊,夏庸和楚氏別管恩不恩愛,楚氏是真真正正的掌家主母,誰都沒聽說過朱老太太跟楚氏吵嘴還委屈了楚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