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8章
李祺進駐遵化鐵廠。
先是以雷厲風行的強行手段,直接斬殺了欺壓匠人的貪官污吏,以此得到了這些匠人的支持與擁戴。
緊接着李祺一紙奏章將張德華吐露出來的名單上報朝廷,此刻仍舊是太子標監國理政,老朱陛下還與馬皇後在民間微服私訪。
太子標沒有絲毫猶豫,全力支持李祺,直接將工部涉案官員全部拿下,並且派遣毛驤率錦衣衛嚴加追查。
自此,第一步算是成功了。
鐵廠內的工匠,第一次拿到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工錢,雖然不是很多,但是意義非凡。
以往他們承擔徭役期間,別說什麼工錢月餉了,還得自己準備吃食,生了病更沒錢去看大夫,只能自己硬抗,死了就是一張破草席裹好丟去亂葬崗。
徭役之苦,十倍苦於賦稅,不知多少百姓子民因此而家破人亡。
而工匠則是徭役的主力軍,更是過着生不如死的煉獄生活。
直到李祺的到來,他們終於看到了一些希望,至少現在可以吃上一頓頓的飽飯。
這幾日下來,李祺也漸漸了解了一些鐵廠的實況。
事實上,大明冶鐵業無論規模、產量、技術都超過了以往任何朝代,由於生鐵在農業生產、手工業製造、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等領域都有着廣泛用途,因此冶鐵業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,也促進了澤州與周邊區域之間的商品貿易。
值得注意的是,鐵和鹽一樣都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,因此歷朝歷代的官方對鹽鐵實行專賣制度,即“鹽鐵專營”。
不過這樣一來,官營冶鐵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。
首先,官營冶鐵是為了鞏固國家統治、增加財政收入而實行的對鐵的壟斷經營政策,其生產與銷售均由政府主導,產品與產量多為滿足政府需要而定。
因為無視市場經濟規律,容易造成供需脫節,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。
其次,官營冶鐵由政府管理,由於不計成本,加之缺乏競爭、生產效率低下且浪費嚴重,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卻價格昂貴,不利於社會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