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7章
金鋒還在東海的時候,就意識到戰爭很快就會打起來,所以回來後,處理完村裡的事情,立馬投身到冶鐵車間。
蒸汽機結構簡單,對於金鋒來說最大的難題就是活塞筒和鍋爐房。
但是作為理工博士,他很清楚動力機的作用,所以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相關籌備工作。
滿倉往東海送過去的那一批設備,就是初代產品。
金鋒最近這段時間並沒有直接去生產蒸汽機,而是把其他配件交給滿倉去做,他自己則帶着萬鶴鳴改進活塞筒產線。
改進產線耗費了金鋒不短的時間,但是產線改進完成後,一天時間就做出了十幾個活塞筒,品質還比在船上臨時做出來的好多了。
可以量產活塞筒,其他配件更不是問題。
所以短短几天時間,金鋒和滿倉他們就弄出來十幾台小型蒸汽機。
體積比之前更小,精度更高,也更加節省燃料。
唐冬冬帶着紡織女工做出來的耐火布,刷了好幾遍油料,密封性也更上一個台階。
當天晚上,關曉柔沒有來抓金鋒回去進行傳承大業,忙活了一夜,終於在黎明時分,趕製出來十二艘新飛艇。
太陽出來後,飛艇載着物資緩緩升空,飛向西北。
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任何時候打仗,糧草都是重中之重。
鎮遠軍當初去熙州的時候,在沿途設立了不少駐點,用來保護糧道。
飛艇停靠任何一個駐點,都能補充物資。
飛艇是速度可比走路快多了,當天早上出發,半下午就趕到了前線。
這次帶隊的飛行員,依舊是老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