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知道,階層是打不破的,無人例外。
從出生那一刻這個人未來能到達的最高層就基本確定,也許每個人都有過突破的想法,但最後都會走向現實早已替他規劃好的路。
四年後,當施宇遠赴他國深造時,常銘也許連本國的研究生都不能考,必須向資本家們討一份糊口的工作;
十年後,當施宇意氣風發地站上世界的舞台,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青年才俊時,常銘也許已經從京都回了小縣城,運氣好的話考上了本地的公務員,再娶個本地的妻子,擺了十來桌酒席,按部就班地進入人生下個階段;
二十年後,當施宇的孩子享受着比他父親更頂尖的教育資源,走向屬於他的康庄大道時,常銘的孩子也像他的父親一樣,在為一個重點大學的名額與千軍萬馬一起擠着獨木橋;
百年之後,即便他們都化為一捧白灰,施宇的陵園寸土寸金,松柏常青。常銘也許就葬在不花分文的野山頭,雜草叢生。
這是他們可見的一生,即便有過短暫的相交,最後終將走向不同的方向。不同階層之間的壁壘強行突破,除了最初的新鮮感最後只剩下不幸。
宿舍門開那瞬間,下午的陽光頃刻包裹施宇全身,他像融入光中,與身後的黑暗陰冷割裂了。
常銘心想:
這塊糖,他要不起了。
一個極端的現實主義者卻始終心向自由,為理想主義的未來艱難、急切地過着現實主義的前半生;
一個金字塔頂尖的羅馬之子,活的真空的象牙塔中,看似一生自由,實則枷鎖纏身。
他們相遇了、相愛了,階層打的破嗎?
人總是矛盾的結合體,有着理想主義的資本,過的也是既定的一生。身處現實主義泥潭,堅定地追求着理想主義的未來。
***
這本小說從開篇的時間着手寫,一稿寫完後全篇進行二次修改,直到2023年12月份完成第三次修改,再到現在發布,歷時近五年。當然,寫作和修改的時間壓縮一下約一年。
故事不算宏大,從校園到社會的情節諸位也看了不少。只是故事裡的人他們擁有着獨屬於他們的此生。
這本小說前半段相對稚嫩,後半段較為成熟,望各位能看下去,或者先從第七十五章看也可。
筆者想寫點愛情,遂好好寫點愛情。
願為君帶來幾天靜謐、溫柔、綿長的閱讀體驗。
內容標籤:強強 都市 校園 日常 現實 救贖
其它:純愛,懸疑,校園,社會
施宇推開鐵門,入目卻是那個人躺在血泊,他連滾帶爬地跑到那個人身邊,雙手死死捂住他的脖子,不想讓血再流出來。他已經失去了醫生的冷靜,更失去了求救的本能,只知道血流幹了常銘就會離開,所以他不能讓血流幹。“施宇,冷靜點!”李珍珍想讓施宇鬆開常銘,卻發現他的…